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sjyh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sjyh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sjyh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sjyh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峄城区人民政府_bob综合体育app下载-篮球bob

欢迎光临bob综合体育app下载-篮球bob!bob综合体育app下载是宿迁广告垃圾箱、公交候车亭源头生产厂家,数百项市政工程指定供应商。

  • 12年,分类广告垃圾箱、公交站台候车亭定制生产厂家

    3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专业设计团队、免费设计7*24小时安心售后服务

  • 24小时咨询报价电话: 177-6625-5558

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分类亭

bob综合体育app下载:峄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1-22 16:19:25   来源:bob综合体育app下载
  •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城市更新行动决策部署,充分的发挥城市更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发展空间、
177-6625-5688 咨询报价

产品图片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城市更新行动决策部署,充分的发挥城市更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逐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聚焦城市发展中的明显问题和短板,建立以城市体检评估为路径、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功能品质提升为目标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适应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进入到存量提质增效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需要,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传承历史背景和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全方面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服务保障工业倍增计划,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支撑。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规划管控,完善政策机制,做好服务保障。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按照“经营城市”理念,“规投建管营”一体统筹,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2.规划引领,试点先行。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强化规划的约束性、严肃性。加强城市空间立体开发,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典型引路、试点先行,“留、改、拆、补、建”并举,增强城市更新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3.文化延续,历史传承。注重城市文脉传承和肌理延续,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正确地处理保护、传承、利用、创新的关系,保留城市记忆、提升城市魅力。

  4.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活动场所和便民利民设施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工作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成果”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规划引领、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畅行、城市绿化美化提升、山体水系综合修复、低碳节能示范先行、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智慧管理提质等九大行动,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实施10个综合提能级项目、50个重点强品质项目、100个单体夯基础项目(以下简称“1510”攻坚项目),建成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试点示范,走出一条内涵集约、绿色低碳的城市高水平发展之路,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枣庄。到2025年年底,“1510”攻坚项目取得明显成效,积极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发展定位更加明确,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功能品质更完善,治理服务更高效,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持续增强,特色魅力充分彰显。

  (一)实施城市更新规划引领行动。编制完成《枣庄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将城市更新片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开展城市体检,摸清城市更新诉求,找准空间治理问题、功能短板和风险隐患。在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枣庄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确定城市更新工作目标和具体指标,提出城市更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明确城市更新分区指引,实施差异化路径,合理完善公共配套,系统成片推进。落实拆除重建、综合整治、风貌提升等分类管控要求,明确片区各类建筑、绿化、停车等总量控制指标,推动低效用地升级嬗变。研究提炼枣庄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征、建筑风格等元素,塑造城市风貌,丰富城市内涵。制定枣庄市城市更新实施计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公园体系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合理提出实施时序,为项目实施提供前瞻性、全局性以及系统性的指导。(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均需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实施老旧住区宜居改善行动。巩固提升“党建引领筑基、共同缔造聚力、改管并举固本、智慧绿色带动”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周期枣庄模式。深化实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逐步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统筹推动棚户区改造,深入开展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成交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老旧片区、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整合片区内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腾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教育文化、体育医疗、托育养老、便民商服等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围绕“一老一小”需求,加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设全龄友好社区。落实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和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红色物业”建设专项工作组重点任务,深化“党建+物业”管理模式,建成启用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构建市、区(市)、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和业主“六位一体”物业服务平台架构,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3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5个,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住房4100套,选树市级“美好家园”优质服务企业10家、“美好家园”示范小区30个。202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基本完成省棚改专项整治行动台账销号,培育市级“美好家园”优质服务企业30家,打造“美好家园”示范小区100个,切实把群众宜居“愿景”变为乐居“院景”。(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三)实施市政设施提档升级行动。落实《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持续开展城市水气热信等管网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切实守护好看不见的“城市生命线”。持续推进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落实“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程和城市黑臭水体“长制久清”长效机制,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强化城区防汛排涝设施建设,加快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雨水消纳功能,提升排水能力。深入推动市容市貌“微整形”“微治理”,通过建筑立面整治、城市家具、标识标牌等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提升街道综合功能和景观形象。实施城市公厕提标便民行动,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2023年,新增城市公厕50座,改造提升三类以上城市公厕100座。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燃气老旧管网动态清零,累计建成5G通信基站8000个,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水弹性城市要求。完成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92.4公里,实施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建成区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覆盖率达到100%,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模范县。(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城乡水务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实施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畅行行动。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学校、医院附近等拥堵圈,结合城市支路拓宽、背街小巷治理、市政道路设施提升等工程,因地制宜优化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分片区规划支路建设,疏通微循环网路,提高城市内部道路通行效率。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成果,快速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倡导“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优化调整普通公交线路,增加接驳换乘站点,推进公交场站增设,规范公交站台、站亭设置。加快实施S103济枣线日定线等普通国省道新改建项目,推进城市道路“内通外联”。2025年年底前,打通35条城区断头路,改造50个城区道路交叉路口,新增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比例100%,调整优化21条公共交通线路,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基本实现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9%,让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五)实施城市绿化美化提升行动。遵循“公园城市”理念,快速推进城市旧公园、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整治和颜值提升,补充休闲、健身、商业服务、应急避难等配套功能,打造“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绿色休息圈。完善“市—区(市)—社区”三级绿道体系,推动绿道向社区、居住小区延伸。制定城市绿地管理规定,鼓励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增加公共绿地、开放空间,利用街区边角地及其他闲置土地,大力推进“小游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建设,开展重点区域街头、背街小巷绿地景观改造美化工程。围绕提升“文、水、林、花、山、田”慢游品牌,全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5年年底前,建设提升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等110处,环城绿道40公里,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满足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需求。(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绿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六)实施山体水系综合修复行动。在城市更新中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城市更新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促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深入推动“山水林田大会战”,通过生态治理、景观改造、设施建设等措施,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严格管控城市天际线、山体保护线、水岸线,因地制宜打通断点堵点,规划建设兰祺滨水公园、两岸公园等项目,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有机串联公共空间,让城市在增加“含绿量”中提高“含金量”。2025年年底前,完成薛城区奚公山、枣庄高新区西谷山破损山体等重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1500亩,完成河道治理18条(段)、108公里,湿地修复3000亩,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绿化局;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水务局)

  (七)实施低碳节能示范先行行动。统筹能源低碳发展和安全保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实施城市更新电力设施配套改造,持续提升城市电网架构,形成各电压等级灵活调配、多元化负荷安全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车桩相随的充电网络,重点推进公共、专用充电桩建设。快速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制应用。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为路径,切实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推动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持续开展星级绿色建筑认定,逐步的提升星级绿色建筑占比。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支持山亭区用足用好“产业突破”政策,充分发掘资源禀赋,打造绿色生态“双碳”经济先行区;支持枣庄高新区高起点规划实施“零碳新城”建设。到2025年年底,建成充电桩6000个,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全市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牵头单位:市能源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

  (八)实施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行动。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专项或专题研究,在规划指导下推进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和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以峄城历史城区、中兴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等为重点,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保护传统肌理和特色风貌,提炼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与周边城市建设相融合,补齐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老城区活力。大力实施老旧厂区(建筑)、街区、片区转型提质工程,以市南工业区、铁路文化公园、涝坡片区、朱子埠支流综合治理等工程为样板,采取整合集聚、整体转型、改造提升等方式,植入文化创意、科学技术研发、互联网+等新业态,实现高效复合利用。加强多种形式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历史城区、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建筑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23年,启动滕州书院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特色风貌设计,完成9.06公顷范围内历史建筑修复、建筑立面整治、道路景观配套改造提升。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局)

  (九)实施城市智慧管理提质行动。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综合监管、智慧监测,完善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城市管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快速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和物联网应用,改造交通、水电气热等终端系统。开展智慧社区攻坚活动,扩大智慧社区建设范围,探索推动智慧便民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快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组建国有平台参与市区停车设施建设运营,围绕老小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有效增加停车泊位供给。2025年年底前,建成智慧社区150个,新建改造智慧停车场60个,实现城市建成区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能源局、市民政局)

  (一)项目申报入库。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枣庄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组织并且开展城市更新区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以九大行动为依托,科学划定更新单元,打造实施城市更新试点,明确具体项目,编制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经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工作专班审定后,纳入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库。

  (二)项目组织实施。采用“政府+企业”“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出资+政府采购”和产权人自主更新等多种模式,灵活选取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应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并征求相关权利人或居民意见。经相关论证、决策程序后,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工作专班办公室备案后实施。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更新范围、内容、方式及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建设规划、土地取得方式、资金筹措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等内容,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推进项目有序实施。

  (三)项目管理评价。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实施主体完成相关设施的移交、运营管理等工作,履行协议约定。对完整社区类及纳入国家、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并试运营3个月后,根据实施主体申请,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工作专班组织专家实地核查评价,出具评价报告,对成效较好的,结合实际,在评先树优、资金奖补上予以倾斜。

  (一)强化土地要素支持。在符合区域发展导向和相关规划、土地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项目用地性质的兼容与调整并完善相应用地手续,鼓励公共性设施合理复合集约设置。更新项目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的,可以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房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除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外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合理划分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阶段,合乎条件的项目,可将实施方案纳入挂牌出让信息公示,竞买人依法竞得带实施方案的土地使用权,并按照片区规划实施滚动开发建设。

  (二)强化资金要素支持。支持区(市)申报国家、省、市城市更新试点,依托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库,聚焦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养老托育、城市停车场、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由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指导策划包装,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市级财政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区(市),在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激励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对片区开发建设能实现收支平衡并有盈利的项目,以市场化为主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能实现平衡的项目,支持采取“合理搭配、整体打包”的策略,通过资源整合生成综合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优化更新项目审批。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改革,开辟城市更新项目绿色通道,采取事前介入、事中帮办、事后服务的“保姆式”服务,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度”,针对“豁免”项目类型,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合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城市更新工作专班负责政策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审查评估等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综合协调、督导调度、检查考评等专班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统筹推动,形成合力。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上下联动,一体推进。

  (二)严格监督考核。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建立调度督导机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考核、年度观摩”制度,强化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动态监测、闭环管理。研究制定城市更新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实施奖优罚劣,实现以考促干、以考促效、以考促优。“九大行动”的市直各牵头部门要会同各责任部门细化落实措施,加大对实施“1510”攻坚项目的政策支持和对口帮扶指导,推动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和有关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抓好项目组织实施,每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未达成目标的,按照程序进行约谈问责。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的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动员,加大对城市更新重要意义、政策措施、重点项目、更新成效等的宣传,探索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充分尊重和采纳群众建议,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更新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切实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城市更新行动决策部署,充分的发挥城市更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逐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聚焦城市发展中的明显问题和短板,建立以城市体检评估为路径、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功能品质提升为目标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适应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进入到存量提质增效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需要,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传承历史背景和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全方面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服务保障工业倍增计划,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支撑。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规划管控,完善政策机制,做好服务保障。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按照“经营城市”理念,“规投建管营”一体统筹,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2.规划引领,试点先行。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强化规划的约束性、严肃性。加强城市空间立体开发,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典型引路、试点先行,“留、改、拆、补、建”并举,增强城市更新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3.文化延续,历史传承。注重城市文脉传承和肌理延续,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正确地处理保护、传承、利用、创新的关系,保留城市记忆、提升城市魅力。

  4.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活动场所和便民利民设施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工作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成果”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规划引领、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畅行、城市绿化美化提升、山体水系综合修复、低碳节能示范先行、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智慧管理提质等九大行动,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实施10个综合提能级项目、50个重点强品质项目、100个单体夯基础项目(以下简称“1510”攻坚项目),建成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试点示范,走出一条内涵集约、绿色低碳的城市高水平发展之路,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枣庄。到2025年年底,“1510”攻坚项目取得明显成效,积极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发展定位更加明确,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功能品质更完善,治理服务更高效,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持续增强,特色魅力充分彰显。

  (一)实施城市更新规划引领行动。编制完成《枣庄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将城市更新片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开展城市体检,摸清城市更新诉求,找准空间治理问题、功能短板和风险隐患。在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枣庄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确定城市更新工作目标和具体指标,提出城市更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明确城市更新分区指引,实施差异化路径,合理完善公共配套,系统成片推进。落实拆除重建、综合整治、风貌提升等分类管控要求,明确片区各类建筑、绿化、停车等总量控制指标,推动低效用地升级嬗变。研究提炼枣庄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征、建筑风格等元素,塑造城市风貌,丰富城市内涵。制定枣庄市城市更新实施计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公园体系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合理提出实施时序,为项目实施提供前瞻性、全局性以及系统性的指导。(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均需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实施老旧住区宜居改善行动。巩固提升“党建引领筑基、共同缔造聚力、改管并举固本、智慧绿色带动”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周期枣庄模式。深化实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逐步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统筹推动棚户区改造,深入开展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成交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老旧片区、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整合片区内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腾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教育文化、体育医疗、托育养老、便民商服等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围绕“一老一小”需求,加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设全龄友好社区。落实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和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红色物业”建设专项工作组重点任务,深化“党建+物业”管理模式,建成启用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构建市、区(市)、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和业主“六位一体”物业服务平台架构,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3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5个,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住房4100套,选树市级“美好家园”优质服务企业10家、“美好家园”示范小区30个。202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基本完成省棚改专项整治行动台账销号,培育市级“美好家园”优质服务企业30家,打造“美好家园”示范小区100个,切实把群众宜居“愿景”变为乐居“院景”。(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三)实施市政设施提档升级行动。落实《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持续开展城市水气热信等管网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切实守护好看不见的“城市生命线”。持续推进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落实“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程和城市黑臭水体“长制久清”长效机制,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强化城区防汛排涝设施建设,加快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雨水消纳功能,提升排水能力。深入推动市容市貌“微整形”“微治理”,通过建筑立面整治、城市家具、标识标牌等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提升街道综合功能和景观形象。实施城市公厕提标便民行动,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2023年,新增城市公厕50座,改造提升三类以上城市公厕100座。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燃气老旧管网动态清零,累计建成5G通信基站8000个,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水弹性城市要求。完成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92.4公里,实施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建成区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覆盖率达到100%,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模范县。(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城乡水务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实施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畅行行动。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学校、医院附近等拥堵圈,结合城市支路拓宽、背街小巷治理、市政道路设施提升等工程,因地制宜优化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分片区规划支路建设,疏通微循环网路,提高城市内部道路通行效率。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成果,快速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倡导“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优化调整普通公交线路,增加接驳换乘站点,推进公交场站增设,规范公交站台、站亭设置。加快实施S103济枣线日定线等普通国省道新改建项目,推进城市道路“内通外联”。2025年年底前,打通35条城区断头路,改造50个城区道路交叉路口,新增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比例100%,调整优化21条公共交通线路,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基本实现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9%,让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五)实施城市绿化美化提升行动。遵循“公园城市”理念,快速推进城市旧公园、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整治和颜值提升,补充休闲、健身、商业服务、应急避难等配套功能,打造“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绿色休息圈。完善“市—区(市)—社区”三级绿道体系,推动绿道向社区、居住小区延伸。制定城市绿地管理规定,鼓励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增加公共绿地、开放空间,利用街区边角地及其他闲置土地,大力推进“小游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建设,开展重点区域街头、背街小巷绿地景观改造美化工程。围绕提升“文、水、林、花、山、田”慢游品牌,全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5年年底前,建设提升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等110处,环城绿道40公里,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满足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需求。(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绿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六)实施山体水系综合修复行动。在城市更新中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城市更新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促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深入推动“山水林田大会战”,通过生态治理、景观改造、设施建设等措施,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严格管控城市天际线、山体保护线、水岸线,因地制宜打通断点堵点,规划建设兰祺滨水公园、两岸公园等项目,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有机串联公共空间,让城市在增加“含绿量”中提高“含金量”。2025年年底前,完成薛城区奚公山、枣庄高新区西谷山破损山体等重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1500亩,完成河道治理18条(段)、108公里,湿地修复3000亩,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绿化局;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水务局)

  (七)实施低碳节能示范先行行动。统筹能源低碳发展和安全保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实施城市更新电力设施配套改造,持续提升城市电网架构,形成各电压等级灵活调配、多元化负荷安全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车桩相随的充电网络,重点推进公共、专用充电桩建设。快速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制应用。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为路径,切实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推动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持续开展星级绿色建筑认定,逐步的提升星级绿色建筑占比。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支持山亭区用足用好“产业突破”政策,充分发掘资源禀赋,打造绿色生态“双碳”经济先行区;支持枣庄高新区高起点规划实施“零碳新城”建设。到2025年年底,建成充电桩6000个,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全市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牵头单位:市能源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

  (八)实施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行动。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专项或专题研究,在规划指导下推进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和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以峄城历史城区、中兴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等为重点,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保护传统肌理和特色风貌,提炼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与周边城市建设相融合,补齐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老城区活力。大力实施老旧厂区(建筑)、街区、片区转型提质工程,以市南工业区、铁路文化公园、涝坡片区、朱子埠支流综合治理等工程为样板,采取整合集聚、整体转型、改造提升等方式,植入文化创意、科学技术研发、互联网+等新业态,实现高效复合利用。加强多种形式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历史城区、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建筑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23年,启动滕州书院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特色风貌设计,完成9.06公顷范围内历史建筑修复、建筑立面整治、道路景观配套改造提升。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局)

  (九)实施城市智慧管理提质行动。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综合监管、智慧监测,完善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城市管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快速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和物联网应用,改造交通、水电气热等终端系统。开展智慧社区攻坚活动,扩大智慧社区建设范围,探索推动智慧便民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快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组建国有平台参与市区停车设施建设运营,围绕老小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有效增加停车泊位供给。2025年年底前,建成智慧社区150个,新建改造智慧停车场60个,实现城市建成区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能源局、市民政局)

  (一)项目申报入库。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枣庄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组织并且开展城市更新区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以九大行动为依托,科学划定更新单元,打造实施城市更新试点,明确具体项目,编制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经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工作专班审定后,纳入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库。

  (二)项目组织实施。采用“政府+企业”“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出资+政府采购”和产权人自主更新等多种模式,灵活选取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应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并征求相关权利人或居民意见。经相关论证、决策程序后,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工作专班办公室备案后实施。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更新范围、内容、方式及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建设规划、土地取得方式、资金筹措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等内容,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推进项目有序实施。

  (三)项目管理评价。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实施主体完成相关设施的移交、运营管理等工作,履行协议约定。对完整社区类及纳入国家、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并试运营3个月后,根据实施主体申请,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更新工作专班组织专家实地核查评价,出具评价报告,对成效较好的,结合实际,在评先树优、资金奖补上予以倾斜。

  (一)强化土地要素支持。在符合区域发展导向和相关规划、土地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项目用地性质的兼容与调整并完善相应用地手续,鼓励公共性设施合理复合集约设置。更新项目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的,可以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房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除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外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合理划分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阶段,合乎条件的项目,可将实施方案纳入挂牌出让信息公示,竞买人依法竞得带实施方案的土地使用权,并按照片区规划实施滚动开发建设。

  (二)强化资金要素支持。支持区(市)申报国家、省、市城市更新试点,依托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库,聚焦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养老托育、城市停车场、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由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指导策划包装,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市级财政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区(市),在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激励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对片区开发建设能实现收支平衡并有盈利的项目,以市场化为主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能实现平衡的项目,支持采取“合理搭配、整体打包”的策略,通过资源整合生成综合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优化更新项目审批。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改革,开辟城市更新项目绿色通道,采取事前介入、事中帮办、事后服务的“保姆式”服务,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度”,针对“豁免”项目类型,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合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城市更新工作专班负责政策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审查评估等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综合协调、督导调度、检查考评等专班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统筹推动,形成合力。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上下联动,一体推进。

  (二)严格监督考核。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建立调度督导机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考核、年度观摩”制度,强化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动态监测、闭环管理。研究制定城市更新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实施奖优罚劣,实现以考促干、以考促效、以考促优。“九大行动”的市直各牵头部门要会同各责任部门细化落实措施,加大对实施“1510”攻坚项目的政策支持和对口帮扶指导,推动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和有关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抓好项目组织实施,每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未达成目标的,按照程序进行约谈问责。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的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动员,加大对城市更新重要意义、政策措施、重点项目、更新成效等的宣传,探索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充分尊重和采纳群众建议,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更新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切实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